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之我见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萍乡市是一座老工矿城市,资源枯竭、设施落后是目前基本市情,工业围城、铁路锁城是城市格局,“黑乎乎、灰蒙蒙、脏兮兮、乱糟糟”也一度是萍城留给世人的印象。2016年以来南正

萍乡市是一座老工矿城市,资源枯竭、设施落后是目前基本市情,工业围城、铁路锁城是城市格局,“黑乎乎、灰蒙蒙、脏兮兮、乱糟糟”也一度是萍城留给世人的印象。2016年以来南正街、孔庙、吉星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修复项目让城市也更具文化气息, 大力挖掘南正街时代的不断修复和发展、变革过程中,让整个城市都在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在旧城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对地域特色以及景观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决定着旧城更新的质量。只有加强对景观文化的传承与重视,才能够为地区改造运动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地区都仅仅是在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单纯的开展模式复制工作,没有对景观文化与地域特色进行保护,据此,本文分析了相关问题。

1 景观文化的重要性

想要对整体问题进行研究,就必须明确景观文化的重要性。景观文化主要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当中,不仅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带有偶然性。其实,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印象与城市价值观的核心。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都存在着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衍生了景观文化,因为各个地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景观,这些景观无论是在建筑形态方面还是在色彩空间方面都与城市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景观文化不仅仅可以对城市的环境氛围进行体现,同时还可以构建本土居民生存的社会网络,在价值取向与社会风格方面发挥作用,体现了景观文化的重要性。

2 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特性

对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特性进行修复和提升明确十分重要,十分必要。具体的说,南正街底蕴深厚,800m街巷承载我们萍乡千年的记忆,沉睡的明朝古城墙,清朝孔庙、禹门、亨泰桥以及三国时萍实桥,是无法复制的人文符号,代表萍乡最深厚的历史文化;所以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存在着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特性,地域文化浓厚,具备较为明显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这几年,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在进行改造,改造项目之一是围绕着景观文化的核心主体,对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历史文化的资源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将古城老街道以及相关的故事情节都被融入到了整体街区景观设计的内容当中。改造项目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主题分区,首先为“昭萍拾光”,其次为“萍城浮梦”,最后为“市井百年”。

先从昭萍拾光主题区的角度来看,其以孔庙为基础,以孔庙为中心,对孔庙的文风盛世情况进行了还原,该主题区重视文化商业的发展,无论是书店还是主题零售等,都与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进行了配合,尤其是文廷式书院的建设,为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知名度的提升打下了基础;萍城浮梦区的基础为萍城会馆,对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中的曲艺因素进行了展示;市井百年区则对很多的老字号特色店进行了恢复,目的在于对商业聚集效应进行增大,并在此基础上恢复了萍乡人的文化记忆,包括吉庆堂中药铺、杨胡子米面等,都是人们十分熟悉的文化。在街内对青石板进行了铺设,结合萍水河的城市水脉,较好的引入了海绵城市的生态理念,对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进行了升华。毫无疑问,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其他地区的旧城改造、更新树立了新的标杆。

3 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传承

3.1 街区保护与更新

虽然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如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传承,但出于对未来发展的考虑,应合理对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我国历史较为悠久,很多地区都存在着具有各自特色的景观文化,在对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只有保持与景观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才可以真正的达成发展目标。为了维护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形象,应开展文化保护、以复兴传承为主的更新工作,在此基础上,需要对一些传统的景观进行保留并适度修复,通过景观局部造景对其历史地位进行强化,保留文脉特色。更重要的是应鼓励居民回迁,因为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传承需要以人为本,鼓励回迁能够为民风的重现打下坚实基础。

3.2 街区整治与更新

萍乡市南正街沿河路景观文化的传承需要地街区进行整治与更新,无论是在区域布局方面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需要加强重视,既要对一些空间进行修复,同时也应该提升环境的美观程度,反应地区的景观肌理特色,体现文化机制。对于质量较好的景观应直接保留,而对于质量一般的景观则需要进行修补、改造工作。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qikandaodu/2021/0204/665.html

上一篇:美丽公路景观提升设计中文化导向及应用 ——
下一篇:从地铁文化中引发的艺术管理思考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