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从《狮吼》月刊到金屋书店,邵洵美文化活动的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邵洵美(1906—1968年),原名邵云龙,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民国时期诗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 作为现代文学的多面手,邵洵美在新诗创作、散文、小说

邵洵美(1906—1968年),原名邵云龙,祖籍浙江余姚,生于上海。民国时期诗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出版家和文学活动家。

作为现代文学的多面手,邵洵美在新诗创作、散文、小说、翻译等众多领域都有所涉猎,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个人印迹。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交游甚广、乐善好施的文学活动家和出版家。编辑出版事业让他和当时众多的文学名流产生了交集,在互动中得以发现文学供养,为当时的中国文坛勾勒出动态的思想图景。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建立出版机构和创办刊物等,邵洵美为诸多作家搭建了一些珍贵的发声渠道和传播文化的平台,培养了一些优秀的编辑出版人,也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的发展。

邵洵美与出版结缘,起步于狮吼社,其文学创作的多产期和出版的活跃期则是在金屋书店阶段。从《狮吼》月刊到《金屋月刊》的岁月见证了邵洵美臻于成熟的文学水平、日渐丰富的出版理论和清晰的出版轨迹。“狮吼—金屋”是邵洵美早期的文学出版事业,也是他后来得以在出版领域有所作为、大放异彩的重要基础,为其日后创办上海时代图书公司、第一出版社等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铺垫。

优渥的家境让邵洵美自小得以接受优质的教育,他在上海入读教会学校,较为系统地接受了现代西方文化的熏陶,并打下良好的英文基础。1923年初,从上海南洋路矿学校毕业之后,他奔赴欧洲留学,进入英国剑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醉心于英诗,次年转入法国画院学习绘画。留学期间,他结识了徐志摩、徐悲鸿、张道藩等朋友。留学的经历,也让他有机会大量地接触了西方的文学与文化。

1926年,归国途中的邵洵美瞥见狮吼社的代表性刊物《新纪元》,上面刊载的介绍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文章引起了他的兴趣。后来机缘巧合在一次宴席上,邵洵美见到狮吼社成员滕固,这次会面促成了他们的合作。加入狮吼社之后,深受唯美主义影响的邵洵美出版了第一本尝试性的仿作诗集《天堂与五月》,也创办了人生中第一本文学期刊——《狮吼》 月刊,完成了对出版的初探和前期经验积累。

1928年3月,邵洵美创办金屋书店,书店坐落于上海静安寺路,旨在出版文学书刊和传播文化。邵洵美的出版生涯和创作繁盛期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关于书店成因,1927年10月的《上海画报》有过如下介绍:“大文学家邵洵美君、鉴于我国出版事业之腐败,书估惟利是图,蔑视著作家之地位、于印刷装订上、又不加研究、较之欧美日本,相去判若霄壤,不胜愤愤、因拟与张景秋君等,合资开办一海上最高尚之文艺书店。”

书店的名字、装修概念以及出版发行的书刊风格都体现着邵洵美独特的审美倾向和唯美主义的艺术风格,背后是他长时间的精心筹备。店名取自法文“La Maison d 'or”的中译——金色之屋,虽并非如真金般富丽堂皇,但邵洵美把“店门橱窗、皆漆金色及绘黑色花纹”,学习欧洲建筑装潢的最新式样,使得室内外的布置相当精致。开张之时,也引来众多文艺界名人的祝贺。《金屋书店》出版的书刊注重封面设计、装帧、纸张的选择,强调形式的美感。温梓川在《文人的另一面》中也承认金屋书店出品的书籍漂亮、讲究,品貌不凡:“在当时金屋书店出版的书籍,最精致也最讲究。书页不是用古雅的米黄色的书纸,就是用粗面的重磅厚道林纸,虽则是薄薄的一本三四十页的小书,看起来,却显得又厚又可爱。封面又是在芸芸的出版物当中,别出心裁,使爱书家常常不可释手。”

与精致的外表一脉相承,金屋书店的出版物也颇为丰富。1928年7月,邵洵美创办了《狮吼》半月刊复活号,发行至当年底。1929年1月1日,又创办了《金屋月刊》,发行至1930年9月。除此之外,金屋书店还出版了很多译介西方文学以及设计独特的书籍,如王尔德的《一个理想的丈夫》《道连格雷画像》、厨川白村的《北美印象记》等等。这些书刊体裁广泛,内容也多上乘,其作者不乏当时一些有名的作家,如滕固、张若谷等。而邵洵美也亲力亲为,为金屋书店奉献了不少原创佳作,还翻译了很多作品。如乔治·摩尔的小说 《我的死了的生活的回忆》《琵亚词侣诗画集》等。文学批评和讨论方面的文章也多见诸《狮吼》半月刊复活号,比如《评赵景深的诗集〈荷花〉》《评郁达夫小说〈迷羊〉》等。在众多的文学硕果中,邵洵美本人最为重视的,或许是其诗歌的创作、翻译和评论。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0717/366.html

上一篇:林黛玉字贾府月银只有二两,没钱没势的她为何
下一篇:《光明日报》点评饭圈文化?肖战现象背后说明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