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四月刊 | 村原处处垂杨柳,一路青青到永城

来源:文化月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又是一年佳节日,家属院的大门前照旧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但我透过家中窗户望出去,斑驳的铁围栏外只剩下冷冷清清的柏油路独自静默着。虽然日历上越撕越薄的时间直指新的一年

又是一年佳节日,家属院的大门前照旧挂起了红红的大灯笼。但我透过家中窗户望出去,斑驳的铁围栏外只剩下冷冷清清的柏油路独自静默着。虽然日历上越撕越薄的时间直指新的一年,电视中欢快的歌声祝福着吉祥,但一直呆在家里的我总觉得今年却似乎少了些什么。

商丘是一座很普通的小城。总是雾蒙蒙的天,还有干兮兮的空气会给人一种老照片似的陈旧感。近年来一座座新潮的建筑拔地而起,娱乐设施越来越完善,却让外出求学归来的我感到一丝陌生,惊奇中又夹杂了些许的失落。我想,我还是想再见见那记忆中的模样。

小时的我,每年最期盼的时间就是大年初一了。以往,在这个最具独特意义的传统节日里,我们一大家子总会早早地提着大包小包的新春贺礼去往老奶奶家。老奶奶家不在市区,却是我们市最具历史气息的地方。那里还是老式的砖土房屋,暗红的瓦砖,微翘的房檐,清晰可见的泥缝儿,缺一块凸一块的土泥路…

那是爷爷幼时成长地,也是老奶奶那辈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故土。或许,生活的时间越久,越是不易割舍下与它的分离吧。所以,那片地方,大多还是相伴几十年的老邻居。虽然随着年岁增长,出现了新声音,亦有些老面孔永远走远了。但只要打开自家院门,有些土里土气的乡音间却还是那最熟悉最朴实温暖的问候。

过去的人们总是对春节怀着不同寻常的情感,因为经历过的苦难让他们无比看重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最亲的家人们欢聚一堂。小孩子们穿着精心挑选的新衣接受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大人唠着一年间的琐事,互问平安。一切都那么祥和自然。快到正午了,漆着红漆的木桌早早地被拉了出来,微干的抹布在桌面上左抹抹、右扑打扑打,只为迎接那顿最特别的团圆饭。

虽说都是自家人手中的家常菜,但有些却是异乡人从未品尝过的商丘味道。一份份热腾腾的饭盘在众人的传接中登上饭桌。雾气氤氲中,瞧那撇口大碗,大块儿的红酱色肉片依顺地排排叠放着。最上层澄明的油面折射出诱人的光泽。虽说其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像饭店中的常客——梅菜扣肉,但它入口瞬间便会让人惊叹味道的独特,赞不绝口。

它是由家常开胃小菜——豆腐乳作为主料,配以甜面酱辅味,制成的酱料。再将绰得半熟的猪肉浸入酱汁,并放上大段的葱段、姜块去腥,最后待其自行在寒冷的窗外凝固入味,食时放入锅中蒸熟便可享用。这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菜肴,开饭时,掰上一块儿白馒头,将肥瘦相间的肉填入其中是大多数人的不二之选。

瘦肉酱汁充裕,肥肉香嫩糯软,就连平日里最注意饮食的姐姐,也总会忍不住夹起糯糯的肉块大快朵颐。曾问起爷爷这道菜的名字,本以为会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称,没想到它竟只是简单的食材名称组合——豆腐乳肉。虽然名字十分朴素无华,它的味道却是我对年的全部记忆。

还有一道每年必上桌的特色菜:糟鱼。记忆中,通常卖这鱼的摊儿都安放在装有玻璃窗的推车上,以最传统的方式传承着古老的手艺。肥嫩的整鱼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作料焖制而成。其色金黄微带赤,骨酥刺烂而形不变。最简单的食材创造出神奇的菜肴,在以美味俘获人们味蕾时,也来带来了不用吐鱼刺的便捷,成为我们地区有名的地方菜。其他同样可口的菜肴不仅满足了肠胃的饥饿,还使得围坐一圈儿的家人们重温其乐融融的惬意。

饭后,大人们在自家打的水井前分工合作清洗碗筷。一阵忙活结束后,大家顾不上休息,便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携家带口地走出家门,去周围的古城边逛一逛。走出不宽的巷子,巷口便是一家小卖铺。每到春节,小卖铺门口最扎眼的就是一盘盘红色的鞭炮和各式烟花爆竹。而一路走来,整个胡同间早已充满了此起彼伏地“砰砰”爆炸声。

向城墙那边走着。逶迤的城墙延行了好远,矗立在眼前。灰色的砖块构成了明代保卫一方家远的神话,而今威严的城门旁插着几处红旗,似乎对着络绎不绝的行人迎来送往。进了城门,直挺挺的一道街。道两旁的铺子还保留着旧的门面,虽说有些是新做的牌匾,但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早已将亘古不变的朴实热情传递到过路人心中。穿过油香喷鼻的麻花铺子,挤进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小店,又路过制作糖面人、琉璃蹦蹦的摊子…总有一处会留住人们的脚步。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0722/370.html

上一篇:我与艺术家尚国伟
下一篇:追求极致,保持本真 王一博《T》4月刊杂志封面

文化月刊投稿 | 文化月刊编辑部| 文化月刊版面费 | 文化月刊论文发表 | 文化月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文化月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