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功夫病毒"这个透露着种族主义恶意的命名多少还是一个玩笑的话,《大西洋月刊》昨日刊发的这篇文章,却郑重地以万字长文的详实论证,将美国这场卷土重来的疫情命名为"川普瘟疫"。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是:《现在,这是川普瘟疫》。作者大卫·弗鲁姆(David Frum,下图)对自己政治立场的描述是"一个保守的共和党人"。他曾经担任乔治·布什总统的演讲撰稿人,以布什2002年国情咨文 演讲中发明了" 邪恶轴心 (axis of evil ) "一词而著称。弗鲁姆在2008年总统大选中 支持约翰·麦凯恩 ,但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他在唐纳德·川普和希拉里·克林顿之间选择了后者,并在2017年呼吁川普总统应该辞职。
以下为本文的全文翻译。
现在,这是
川普瘟疫
4月末,第一次新冠疫情高峰,
可以归咎于总统的疏忽。
6月,第二次高峰到来,
仍然是他亲自造就。
美国人原以为,新冠大疫在4月24日已经达到了顶峰,卫生当局当天报告了创纪录的例新病例。到5月中旬,美国已经将感染率降低了近一半,5月11日为人。取得这一成就的代价巨大:整个国家经济的大部分领域被封锁,大萧条时期的失业率水平,数百万儿童转到网络上学,家庭被拒绝最后一次探望死去的亲人。而这些牺牲还是带来了预期的结果。如果这一进展继续下去,美国人民和美国经济很可能会预见到病例的进一步减少,甚至在疫苗出现之前,大疫就可能会接近尾声。
但事实并非如此。6月24日,感染人数超过了4月24日的峰值。6月25日的数字又超过了6月24日的数字。6月26日,全国新增感染病例近例,比4月份最严重的一天多了1万人。过去几周所有的牺牲,全都被抛弃了。
4月末,第一次新冠疫情高峰,可以归咎于总统的疏忽。6月,第二次高峰到来,还是他亲自造就。
现在,这是川普瘟疫。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6月27日的一篇报道以可怕的恰如其分的方式捕捉到了川普的罪责。俄克拉何马州的塔尔萨市一直在执行社交距离规则,这是有充分理由的--6月1日至6月15日,该州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从67例跃升至186例。川普6月20日在塔尔萨举行集会之前,该市的工作人员在体育场的每隔一个座位上都贴上了"请勿坐在这里"的贴纸。然而,有人拍到了川普的竞选工作人员撕下这些贴纸的过程,这样,川普就能把与会者挤得更紧密。
6月26日,俄克拉荷马州仅一天就报告了396例新感染病例。
川普的集会可能无法直接解释所有这些新增病例。但是,川普将自己的自我需求置于甚至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的福祉之上,这与该病毒在6月的强势卷土重来有着深刻的关联。
甚至在4月24日病毒高峰之前,川普就催促美国经济重新开放。4月16日,川普召集全国州长电话会议,要他们在5月1日之前就解除限制。白宫当天还发布了一套高度宽松的指导方针,为这一进程提供参考。这个方针建议在各州确立14天"记录病例下降轨迹"后,就可以开始实行三阶段重开计划。而"跌幅有多大"等许多决定则留给了州长们,至少表面如此。
川普在电话中对州长们说:"你们要自己做主。你们要发号施令。我们将和你们并肩作战。我们将要让我们的国家开放,让它运转起来。人们要开始工作了。"
当时,这种对州长们的尊重看起来像是总统的政治撤退。就在几天前,川普还宣称,他独自拥有重启经济的"完全权力"--这将是"我必须做出的最大决定"。但这种尊重很快被证明是虚伪的。川普主张最广泛、最早最快的开放,他运用其办公室巨大的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4月中旬,抗议者--其中许多人公然挥舞着武器--聚集在民主党执政的各州首府,要求立即重新开放。川普则在推特上表示支持。"解放明尼苏达!""解放密歇根!""解放弗吉尼亚,拯救你们伟大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它被围困了!"
从4月中旬到下旬,在乔治亚州、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州的感染轨迹只是相对平稳,还没有下降。尽管如此,川普还是欢呼州长们越来越快的重开。4月29日,川普宣布联邦的社交距离准则将"淡出"。川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谈及南部和西部各州竞相在5月1日之前重开时说:"我非常支持他们的做法。"这些州长们是在应对当地企业主的政治压力,没错。但他们也在服从总统的意愿,以及,屈服于右翼媒体的压力。
起初,福克斯新闻的主持人和嘉宾把新冠肺炎视为民主党反对川普经济的阴谋。众多例子中的一个是这样的:3月9日,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说,"他们把人们吓得半死。""我看到他们就好像在说,'好吧,让我们用这个新骗局来打击川普。'"然后,在3月中旬,福克斯突然改变了编辑路线。主持人不仅表达了担忧,还坚决否认他们做过的事情。汉尼提在3月18日表示:"本节目一直严肃对待新冠状病毒,我们从未称病毒为骗局。"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0729/400.html
上一篇:陕西书画名家小品(邀请)展在西安举行
下一篇:《黄河大合唱》诞生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