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
(张爱玲)
(张爱玲)
文/张丽华
【作者简介】张丽华,女,笔名丽华心语。天津市人,曾从事政府研究室工作,曾任《溪流文化月刊》网络刊物的副主编。散文随笔作品曾发表在在《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名镇世界》等报刊杂志。也喜好历史人文,有100多篇文章被推荐新浪博客首页和新浪首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自从张爱玲在她的《私语》里如是说:“我第一个家在天津”,作为天津人的我,对这位被誉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的一代才女,曾在天津法租界的一处花园洋房里度过的更加着迷。
每当提起张爱玲,我的脑海中仍立即浮现出她那双手叉腰,下颌上扬,目光斜视的孤傲神态。张爱玲是一位魅力永具的天才女作家,她孤高气傲,无论是她的文字还是她本人,都给人一种冰凉刺骨的忧伤。张爱玲自出道盛名至今不减,“张迷”遍布全球。夏志清教授的《现代中国小说史》甚至以专章讨论张爱玲,“上海的通俗女作家首度与鲁迅、茅盾等大师平起平坐。”
(陆小曼)
而陆小曼是“一代才女,旷世美人”,胡适眼中“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郁达夫赞叹的“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可以说是民国十大才女中最为传奇的一位。她一生追求自由、哪怕被误解、被争议也保持着自身独立的人格。
两位才女她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也都曾住上海这个地方。
陆小曼还是张爱玲继母孙月蕃的好朋友,时常出入张爱玲家里,张爱玲家里还有她的画像。可是,张爱玲在她的作品里谈过胡适,点评过丁玲、萧红、冰心甚至鲁迅,但她对陆小曼却只字未提。
张爱玲出名以后,多次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女性沙龙,女作家的聚会,她就是故意忽略陆小曼,这是为什么?通过分析我认为有如下两方面原因:
张爱玲出生于名门望族,家世显赫,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为贵族之后,属于那个时代开风气之先的一代新女性,曾两度出洋留学。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表面上洋化西派实际上却陈旧老派的标准遗少。他饱读诗书,但始终一事无成。一般民国遗少旧陋习一应俱全。她的父母他们是中西碰撞下的夫妻。
张爱玲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度过的。由于她父亲的堕落导致母亲出走,致使她从小缺乏母爱,后母的出现更是让她咀嚼了人世沧桑与世态炎凉。她虽然家道中落,但是潜意识里还保存着大家族的高雅与气派。
很多人都说张爱玲是很清高的,经常有人形容张爱玲就会用一句话来形容张爱玲:“张爱玲不在”,就是说如果有人要拜访张爱玲,张爱玲的姑姑都会说:“张爱玲不在。”张爱玲的姑姑要是不在,没有办法替她挡驾的时候,张爱玲就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说“张爱玲不在”。
(话剧《徐志摩》中的陆小曼)
(话剧《徐志摩》中的陆小曼)
所有的人都说张爱玲是一个很孤傲的一个清末贵族大小姐。其实不是这样的,她是有孤傲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自卑,她是因为自卑,所以她不敢见人。张爱玲自己也说:“我成天是鬼鬼祟祟地躲着人”。
张爱玲的这种性格特征也全部反应在她的小说《茉莉香片》人物中。现实生活中她总给人一种冰凉的感觉,拒人以千里之外。或许不是她不想和人接触,而是她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有人说是性格决定命运,而我认为是命运决定性格,最起码在张爱玲这里是对的。
上一篇:当代国画艺术家——王金录作品欣赏
下一篇:《红楼梦》为什么胜比《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