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百科按:在人类艺术史的长河中,绘画艺术的殿堂已不再仅属于“文人雅士”,农民画已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并被关注和接受。今天,农民画百科找来了一篇1998年的文章,让我们一起看看在那时候,人们是怎么看待农民画的魅力与意义的。
文/蔡萌萌 郁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唐代诗人刘禹锡脍炙人口的诗句,对人世的沧海桑田发出了感慨。在人类艺术史的长河中,同样演绎着这种变化轮回。早已蓬勃发展遍及全国的农民画创作就表明:绘画艺术的殿堂已不再仅属于“文人雅士”,农民画已堂皇地登上大雅之堂,并被关注和接受。
广大农民自己创作、自己欣赏并广泛流传的农民画,其实并不仅仅属于农民自己,它必将拥有更广泛的欣赏者,因为它好比“活化石”一样,积淀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它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珍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农民画之所以美不胜收、引人瞩目,究其根本是承传了我国悠远丰富的民间美术源流并发展了它。我国的民间美术遍布中华大地56个民族,它植根于生活的沃土,自生自发,几千年的文化使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民间美术不仅给农民画创作以滋养,也是专业美术工作者学习的珍贵教材。专业创作的佳作不乏民间美术的身影,像毕加索、马蒂斯、米罗那样的巨匠大师,也从东方民间艺术中寻找过灵感。
农民画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门类,有着独特的创作方法、社会背景及内涵。农民画造型变化纷呈、风格多样,它得益于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乳汁的喂养,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形成的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艺术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我们不难在农民画的作品中辨析出传统民间美术的遗传和变异:陕西的农民画吸收了当地剪纸、皮影、刺绣、炕围画、面花的表现特点;贵州的农民画吸收了蜡染、织锦、刺绣的艺术风格;新疆的农民画则吸收了本地壁画、服饰、地毯的一些手法和样式;而苏州吴县的胥口农民画融线条流畅、构图明快的著名香山古建筑艺术与色彩艳丽、工艺精细的刺绣艺术于一体,使自己的农民画光彩照人、魅力无穷。大量的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展示了具有时代感的新面貌,它既具备传统民间美术的某些特点,比如夸张造型、鲜明色彩、饱满构图,也突破了一些传统的对称、均衡的程式,使夸张的造型纳入了具有现代感的错落变化动感强的构图中。
今天,农民画的发展具有想象奇特、表现自如、构思新颖、生活气息浓郁、手法多样的特点。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显示了它自身的价值。但在农民画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环境逐渐失去、旧的民间美术将自行消失的今天,它面临如何发展和创新的问题。
“仓凛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画又热起来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也是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具体表现。
我们看重农民画的发展,正是看重它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农民画是自娱自乐自己创作的作品,真实贴切地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它的画面的构图奇特饱满、大胆夸张;色彩主观热烈、浓艳繁丽;造型概括自由、简洁纯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大胆结合,奇而不失其真,华而不损其实,深人浅出,别具匠心,不加修饰、朴素大方,天籁自鸣,自然成趣;具备了较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农民画处处透析出来的清新明快、乐观向上的气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情真意切、沁人心脾、感人肺腑。
农民画最可贵的价值是通过创造精神美达到创造生活美。由于它与广大农民的密切性,使农民画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这种农民群众自己创造的艺术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带来了欢悦和希望。农民画将在提高国民素质的方面发挥它不可低估的作用。
来源:《文化月刊》1998年7月
本文所用图片为日照市图书馆原创,转载须注明。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0/103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