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华新闻网
前不久,浙江一家知名省级报纸的副刊为一位90后浦江姑娘开了一个文学专栏,这位27岁的青年作家名叫傅淑青。编辑对她说:“你取一个专栏名吧?”她想了想说:“就叫‘笔走仙华'。”
提起仙华山,人们就会想到浦江。那是傅淑青的故乡,之所以取这个专栏名,她这样说:“故乡是我一辈子都割舍不掉的,也是我创作的源泉,我希望能多挖掘和宣传家乡文化,用笔为浦江代言。”
一个个浦江文化故事在她的笔下“流淌”
开栏的第一篇稿件,名叫《闲话土库》,是一篇文化散文,这便是一个源自浦江的文化故事。
很多人并不知道土库是什么,一开始,傅淑青也不知道,直到看到一张过期的废旧报纸。土库是明朝万历年间荷英商人设在中国沿海地带的贸易站,位于浦江县白马镇永丰村。曾几何时,在中国沿海地带设有多座土库,如今,除了白马镇这一处,尚未找到别的土库。
这处中国历史上的独特遗存,渐渐鲜为人知,傅淑青却如获至宝,她已不记得去永丰村实地踏访过几次,一遍遍走读,仿佛一趟文化苦旅。这一路,她遇见一位与土库比邻而居多年的老先生,后者向她述说了土库过往的种种繁华。那一刻,她便有了动笔的冲动,要把白马土库的历史用散文的方式,告诉更多的人。她并不想待自己垂垂老矣时才来喋喋不休地诉说和土库有关的斑驳记忆。
在《闲话土库》之前的8年时间里,傅淑青已经写了60余篇文章,一个个浦江文化故事在她的笔下“流淌”,除了白马土库,上山文化、嵩溪诗社等都是她关注的焦点。这些作品频频亮相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比如文化部创办的刊物《文化月刊》,不少作品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登上对外交流的省级刊物《文化交流》,传播至国外。
傅淑青最情有独钟的,还是嵩溪村。白马镇五丰村是她的老家,嵩溪离她家不远,自古远近闻名。“我有四个堂姑,三个嫁到嵩溪。她们都说嵩溪好。”它到底好在哪里?这些年,她多次来到这个传说中的名村,当地浓郁的文化氛围令她如痴如醉,5年前,她写了一篇记录嵩溪文化的散文,古建筑、石灰石、暗溪、诗社……《文化交流》一位编辑看了之后两眼放光:“传承了数百年的村级诗社在全国都不多见,你为什么不深挖一下?”
在浦江,拿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是诗人,嵩溪的村民就是一个缩影。嵩溪人为什么既是农民又是诗人?嵩溪诗社缘何能传承至今?她花了5年时间寻找答案。几天前,《文化交流》官微推送她的散文《这个千年古村,三百年前就创建了诗社》,便是她走读寻得的答案。
讲述嵩溪故事,她一直想以此让更多国人从中得到启示:“能不能像嵩溪人那样,在物质丰裕的同时,用诗歌等文艺的形式,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也变得更富足。”
小作者也有大情怀
傅淑青的乡土创作开始于2013年。那一年,她离开浦江,到杭州工作。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曾经,她也渴望离开自己熟悉的故乡,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抱负。
闯荡多年,蓦然回首,她发现,最可爱的地方,还是故乡。在杭州,她写的第一篇怀乡散文,名为《家乡的柳溪水》,柳溪是一条故乡村边的溪流,奔流不息汇入浦阳江,柳溪畔是她文学梦诞生的地方。无论他乡的水是温柔的,还是豪放的,无论是被众人所熟悉的还是一文不名的,都比不了柳溪水在她心中的分量。它如柳枝般的柔软绵长给了傅淑青无限创作的灵感。她终于明白,家乡的诗社为什么会以“柳溪诗社”命名。
从此,怀乡之情一发不可收拾。傅淑青一次又一次回乡,挖掘家乡的文史故事。“每次回乡采风,并不容易,来回跑三百多公里。”先坐高铁到义乌,再从义乌转车到浦江,她的采风地点,绝大多数在偏远山村,交通相对没那么方便,往往稿费没有路费多。
有的时候,她去村里采风,有的村民一脸不信任:“年纪这么小,还像个学生,能行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文史工作者多是头发花白的老学者。有一次,父亲陪她去采风,村民以为她父亲才是写文章的那一个,当她是小助理。
好在,有一份乡土情怀在支撑。她的电脑像个“百宝箱”,光嵩溪村就有约40个分类文档:古桥、老屋、路名、诗社……也有不少人给她点赞:“传承地方文化的年轻人很是难得。”
说起艾青,会想起双尖山;说起史铁生,会想起地坛;说起鲁迅,会想起鲁镇;说起苏童,会想起香椿树街……很多知名作家,都有一份家乡情结。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1/030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