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不仅是近代把西方文化经典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第一人,还是近代比较系统地将中国文化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位西方传教士。
他专注,勤奋。为了保证忠实原文,马礼逊把希腊文“公认经文”和“钦定本”当作翻译蓝本,同时还参考其他几个译本。
1809年2月20日, 对马礼逊来说,可谓双喜临门。一喜,这一天是他的大婚之日。在澳门,他与玛丽·莫顿情投意合,永结连理。在写给父亲的信中,马礼逊对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描述:“由于我已和一位我所爱的女子结婚,她又是那么真诚地依恋着我,所以你不必再为我独自一人生活而感到担忧。我心中一直牢记上帝呼召我传福音的使命。我坚信自己不会因结婚而妨碍了上帝给我的使命,相反地,我亲爱的妻子玛丽会帮助我。”二喜,马礼逊接受东印度公司的聘请,担任其译员,有了一个公开的身份,开始其长达25年的译员生涯。
马礼逊“勤学力行,以致中国之语言文字无不精通。””他在日记上写道:“我知大地上的一切都是属于主的, 金钱也是属于他的, 不过我尽自己所能, 希望不需要浪费而能传播福音。”
回到广州, 马礼逊夜以继日、禅精竭虑,又全身心地投入文字事工, 终因积劳成疾而病倒。1834年8月1日, 这位为传教事业和中西文化交流默默奉献一生的传教士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时年仅52岁。
然而,翻译圣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艰巨而浩瀚,需要通晓东西方文化经典的人才和广博的知识储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自明末清初以来,天主教传教士都无法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直到18世纪初,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巴色,也只翻译了一部分圣经。
但马礼逊并不满足于此。他精力旺盛,求知欲极强。他勤奋好学,读书求知,如饥似渴。他记忆力极强,一个晚上能背诵圣经《诗篇》中最长的一篇――一一九篇。他随身携带圣经及书本,一有空闲随时翻阅,工作之余刻苦学习,常常读书到深夜。马礼逊不但熟读圣经,还研读其他书籍。17岁,他涉猎《宣道杂志》《传教杂志》,全方位装备自己,希望有一天服务福音事工,为主所用。19岁,他省吃俭用,把剩余的工钱做学费,跟一位牧师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及希伯来文。21岁,他不顾父母及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前往伦敦霍克斯顿神学院攻读神学。
他鞠躬尽瘁,将一生贡献给了中国这片土地
他以远见卓识,开创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河,书写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纂的《华英字典》,无疑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马礼逊熟读中国文化典籍,大量研究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俗、教育制度等,为编纂《华英字典》做前期准备。
马礼逊译本的出版是中国传教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填补了中文圣经的空白,是基督教经典在中国迈出的“历史性一步”,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基督教文字传教的开篇巨制与 “最大的收获”,掀开了中国基督徒认识真理的“最愉快的一页”,书写了基督教新教圣经翻译的新篇章!
他殷勤读书,学习中文,生活仿效中国人,饮食衣服都中国化。他的助手米怜说:“最初, 他吃中国饭菜, 与他的中文教师一同用膳。他的生活方式异常俭朴。晚上所用的只是一盏瓦制的油灯. 而树立另一本书在灯旁用来挡风……”
1843年,马礼逊逝世10周年,各国友好缅怀他的业绩并为其撰写墓志铭:“尝闻天地间有万世不朽之人,端赖其有万世不朽之言行……罗伯·马礼逊者,乃万世不朽之人也。”
1808年,马礼逊着手编纂第一卷。他从嘉庆十二年刊刻的《艺文备览》入手,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汉、英相互对照,按汉字笔画分成二百一十四个字根排列,书后还附有字母索引,历时7年完成;第二、三卷根据音标按英文字母编排,包括单字、词汇、成语和句型的英、汉对照,释词和释物,解释详尽。
马礼逊,于1782年1月5日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庭。全家弟兄姐妹7个,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为谋生计,全家搬到纽开斯尔,过着“打工人”的穷困生活。因经常缺衣少食,14岁的马礼逊被迫辍学,随父学做鞋匠养家糊口。
马礼逊奉献一生,为中西文化交流互鉴,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1817年格拉斯哥大学授予其神学博士学位;1824年他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受到英国国王的接见。
文章来源:《文化月刊》 网址: http://www.whykzz.cn/zonghexinwen/2022/0822/907.html